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2021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

时间:2021-04-23 17:15:4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实现了比较高的同比增长,延续了去年的增长趋势,但是尚未实现全面反弹。这预示着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尚未到达全面退出的临界点,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应采取有序的渐进式调整,而不是全面转向。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范志勇指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预期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较低造成的。随着基数效应减弱,未来几个季度同比增长率将逐季恢复正常。按照环比增长率及其折算的年化增长率来看,目前的增长率也不是非常高,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长期趋势。

首先,从供给面看,第二产业恢复较快,经济全面恢复仍有较大空间。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已大致恢复到疫情前情况,第二产业对GDP推动作用占50%,也是目前各行业中复苏最快的。第三产业由于行业自身特点,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尚未完全解除,复苏仍相对较慢。总体上,我国正处在快速反弹通道,反弹尚未完成。

其次,从需求面看,消费复苏,投资增速快速反弹,通胀温和。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从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各行业齐头并进。分地区来看,中部投资增长最快,东北地区投资增长较慢,制造业投资由负转正,高新技术产业势头强劲,基建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业投资复苏。从CPI与PPI数据看,消费者价格指数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PPI涨幅明显。

再次,从国际贸易与FDI看,进出口成为稳需求的主要力量。和去年一季度相比,我国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都出现快速增长,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8.6%,顺差同比扩大8倍,这对稳定经济增长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范志勇认为,我国经济复苏依然面临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

一是,欧美国家的通胀压力不断上升,政策或加快调整。近期,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主要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都出现上涨情况。未来美国经济政策可能会出现调整,这种调整将对金融市场造成直接影响。

二是全球疫情和疫苗接种具有不确定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疫苗接种率普遍较高,预计之后全球经济会进一步放开。同时,疫情造成的冲击并不均衡,发达国家的复苏情况比较好,新兴市场国家复苏速度比较慢,对未来我国开展国际贸易或对外直接投资带来新挑战。

三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等国采取强劲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和各种金融资产价格飞快上涨。这给全球通胀造成比较大的压力,而且当美国等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和收缩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在货币政策上收紧短期流动性,中长期保持宽松。我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积极,但为了应对潜在的金融资产泡沫,以及国外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逐步微调。随着经济复苏可能会逐步调整杠杆率。今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方面都保持了正增长,尤其是财政收入方面出现了较快增长。去年疫情暴发后,各部门的杠杆率都出现了较快增长,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未来快速上涨的杠杆率或将进行调整,特别是一些部门可能会由快速上涨向稳杠杆率调整。

基于上述分析,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货币政策要加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特别在外部全球通胀泡沫冲击下,更需要提前做出预案,同时要关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第二,财政政策要加强对企业的精准帮扶。现在的宏观政策尽力避免过去大水漫灌式的财政支出,相信这一点在“十四五”期间也会得到比较明确的实施。

第三,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在应对全球经济对我国造成不利冲击方面,贸易和投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耕耘,扩大对外合作,以去年签署的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文件为契机,推动对外开放进入更高水平。

标签: 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速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